平凉:建管一体跑出项目“加速度”
6月23日16时36分,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灵台电厂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项目双机组全面进入投产试运行。
“山东能源灵台电厂项目是‘陇电入鲁’特高压输电通道重要调峰和支撑电源项目,也是甘肃省、平凉市列重大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地方党委、政府建立包抓机制,专班常驻现场,‘保姆式’为我们解决堵点难题,助力项目建设一路畅通。”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灵台电厂副总经理张磊表示。
灵台电厂项目是我市重大项目快推进、快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上下紧扣“三区一城市”建设,始终把重大项目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盯紧抓牢项目谋划储备、前期推进、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集中精力抓开工促投资,全力夯实稳增基础,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平凉机场获批立项、平庆铁路加快推进、全省首例特许经营铁路专用线长王铁路开工、宝中铁路二线扩能改造动工建设……聚力攻坚重点项目,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制定市级领导包抓、“五张清单”运行、“三个一”服务和“4+2”管理机制,谋划论证、推进建设了一批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
围绕重大项目审批和要素保障关键环节,全面落实项目谋划储备、前期工作、推进落实、要素保障4项制度和招商引资项目评估、重大项目前期费管理两个办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高频衔接、多方争取,逐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机场、铁路、高速、煤矿等打基础破瓶颈重大项目前期获实质性突破。
聚焦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我市加强财政金融、投资消费、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紧盯“两重”“两新”等重点方向,深化国省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出台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推动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成效。
充分运用投资政策工具箱,第一时间研究落实国家政策的承接机制和落地措施,编印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部门行业资金申报要点,邀请省级专家开展宏观政策专题解读、项目谋划专题辅导,去年全市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18项34.9亿元,较上年增加3.2亿元、增长10%。
推行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包抓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三个一”包抓制度,建立项目建设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价、半年观摩、年终考核闭环链条,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攻坚突破年”活动,逐领域建立责任清单、逐季度细化工作方案、逐项目明确月度增量。
G566阎家庙至静宁段、灵台邓家川水库、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陇电入鲁”线路工程、紫荆11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陈家沟铁路运煤专线、S216段家官庄至崆峒段、大秦330千伏输变电站和崆峒麻武、泾川刘李河、崇信枣林沟、灵台新集、庄浪上峡口5座中小型水库等项目加快建设……
创新建立“续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重大项目抓前期、招商项目抓落地、争取项目抓对接”五张清单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重大项目谋划推进工作专班作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建立完善“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项目梯次推进机制,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平凉市加银机电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杜洪锋没想到,入驻泾川县中小企业孵化园后,一个月就完成了两条生产线的建设投产,半年后又有两条生产线投产。
“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全程指导项目建设、代办帮办手续,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扎根平凉有底气、更有信心。”杜洪锋感叹道。
落细落实项目工作“4+2”机制,采取专班推进、挂图作战,建立项目建设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价、半年观摩、年终考核闭环链条,通过 “红黄蓝”预警、“红黑榜”晾晒等形式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督促相关县(市、区)和项目业主紧抓快干。
“对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我们持续加强日常督促和现场督查,面对面反馈问题,点对点会商措施,跟踪式调度、常态化督办,助力项目和企业解决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全力推动项目尽快建成落地。”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