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时间:2024-09-23 17:36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日报”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天的平凉,人们随手一拍就能得到“美颜蓝”“漫画云”,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关键,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工作部署调度,严格执法监管,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我市印发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任务清单》《项目清单》,不断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调度,全力推动落地落实。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制定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行“1+3”执法监管新业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目前,完成辐射环境安全督查检查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完成新污染化学物质和公约履约调查物质调查工作,督促涉废单位完成年度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备案。

紧盯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安全等主要指标,着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部署开展机动车、燃煤、工业企业、扬尘、生活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攻坚行动”。坚持“日分析指导、周研判找欠、月调度表态、季通报约谈、半年督办问责”的工作推进机制;水污染防治方面,组织开展葫芦河沿线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检查,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谋划实施葫芦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信息化监控平台建设等项目,推动葫芦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管控能力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严格落实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督促指导5个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开展了污染状况调查,启动实施华亭市、崇信县、静宁县3个整乡镇(含2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开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专项排查工作,逐项建立问题台账,“清单式”推进整改。

强化项目带动,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全域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谋划储备生态环保项目22个8.79亿元,争取生态环保专项资金6132万元,实施生态环境项目27个。据悉,静宁县EOD项目已进入国家储备库,正在积极推动落地实施。平凉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正在抓紧推进申报工作。同时,从生态制度、生态治理、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六大领域,全方位、多层次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印发并实施《平凉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0年)》,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复核工作。目前,崇信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泾川县荣获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崇信县、庄浪县、静宁县荣获首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