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攻坚突破年 | 平凉市“三强三促”赋能项目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五届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以“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为抓手,持续在全市掀起抓项目、促投资、增动能的热潮,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促进项目实施进度。各县(市、区)迅速成立“项目突破攻坚年”活动专班和专班办公室,明确活动实施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抽调骨干人员组成专责组,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抓和“4+2”管理机制,对全市高质量发展清单项目全方位服务。至目前,全市212项续建项目,复工209项,复工率98.6%,完成投资29.6亿元;410项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249项,开工率61%,完成投资9.3亿元;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7项1.42亿元,发行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1项11.5亿元,争取到位行业专项资金项目45项13.46亿元。
二是强化措施落实促进项目快速落地。市直部门主动服务,积极配合做好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为项目落地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市住建局采取靶向施策、攻坚克难、优化环境、定期复盘“四项举措”推动住建领域项目实现良好开局,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78项,海绵城市项目66项,老旧小区改造21个。市交通局聚焦全年目标,措施上再细化,责任上再靠实,调度上再加强,保障全市交通运输领域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7.73亿元,增长20%。市自然资源局多措并举强化重大建设项目用地保障,以工作专班推进工作落实,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审查,建立土地报批“绿色通道”,落实“容缺受理”,实行“一站式”服务,以“标准地”优化供地方式,有效降低工业用地成本。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按照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部署,围绕思想能力作风、18项指标赶超、提振企业信心3个方面攻坚突破,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压缩办理时限,企业开办2个工作日内办结,食品经营许可审批压缩到10个工作日,一般政府投资房建市政项目50个工作日开工,水气暖外线管网工程报装不超过7个工作日,高低压平均办电时长缩短到4.17天、0.4天,一般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为辖区内1620户企业办理留抵退税1627笔6.46亿元。招商成效显著,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平凉工业园区与陕西2家企业签订15亿元项目投资协议,与北京、重庆等10家企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崇信县与保定雨森签订25亿元合作框架协议;崆峒区与海螺集团签订光伏、风电、制氢、数字化矿山等新兴能源和绿色建材产业延链补链项目6项,签约资金11.55亿元;华亭市与郑州旭阳纸业签约年产30万吨包装纸品生产线项目。要素保障到位,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及时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会,全力解决重点项目融资难题,全面提升金融服务项目建设的能力。目前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5.83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5.88亿元。加强诚信建设,坚持依法承诺、主动践诺,授予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兑现奖补资金1000万元,兑现引资中介西安骏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奖补资金50万元。推出“兴业平凉”微信小程序和招商宣传推介专题片,建立102个异地商协会信息名录,与国内20个商协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全市2户企业荣获全省“先进企业”称号,2名个人荣获全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撰稿:田斌 审核:朱强 责任编辑:冶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