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聚势春潮涌 奋楫争先开新局——平凉奋力实现一季度项目建设“开门红”述评
这是一个奋进的春天。
四月,行走在平凉大地,一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拔节生长。
塔吊摇臂来回旋转、厂房里机器轰鸣、建设者挥舞汗水……连日来,记者在全市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生产车间看到,处处都是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干劲和拼劲,迸发出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项目是增量之源、振兴之本,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
一年春作首,万物竞争先。开年以来,一批规模体量大、质量结构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落地开花,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民生项目火热推进,全力冲刺一季度项目建设“开门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积蓄更大潜能。
至3月底,全市622项续建、新开工项目开复工458项,开复工率73.63%。其中,续建项目212项,复工209项,复工率98.6%;计划新开工项目410项,开工249项,开工率61%。
抓谋划 建机制 撑起高质量发展“钢筋铁骨”
作为庄浪水利建设史上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日前,随着2号输水隧洞顺利贯通,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向着年内通水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是平凉一季度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的一个缩影。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
紧紧围绕“三新一高”要求,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就要以项目为基石、用项目来支撑。
“要提速提效加快项目建设,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全面落实市级领导包抓、‘五张清单’运行、‘三个一’服务和‘4+2’管理机制。”年初召开的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全年项目建设把脉定向。
“要聚力扩投资,大抓项目支撑‘开门红’,扎实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健全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又一次对项目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谋定而后动,笃行以致远。市委、市政府把“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作为“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实施方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满腔的热情、充足的劲头、良好的状态,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
紧扣清单抓调度,建立一季度“开门红”清单,逐项目确定进度要求,按周调度、按月通报;制定《平凉市项目建设“红黄蓝”预警办法》,先后对23个进展缓慢的项目进行“黄牌”预警,对固定资产投资差欠目标较大的县(市、区)进行提醒预警。
今年以来,紧盯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按期竣工率,全市上下千方百计抓谋划储备、抓前期推进、抓开工建设、抓资金争取、抓招商引资,扎实推动“项目攻坚突破年”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抓进度 夯基础 锻造经济增长强力“引擎”
平庆铁路可研获得国铁集团联合省政府正式批复,于3月底召开了初步设计审查会;
平凉机场完成预可研评审,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军委联参待批;郭长铁路专用线完成可研编制和预审查工作,正在征集建设运营方案;
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压舱石”。
强化重大项目调度推进,把提高项目开复工率、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作为一季度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召开“五张清单”谋划推进会议,通过台账调度、现场督查、通报预警等措施,持续发力抓开工、促进度、扩投资。
坚持常态化谋划储备项目,制定出台《平凉市项目储备库管理办法》,建立涵盖全市的项目储备库,实行定期更新、动态管理机制,其中市级综合库储备项目1736项、总投资3659亿元,18个行业库储备项目1311项、总投资2671亿元,8个县区二级库储备项目2312项、总投资6269亿元。
全面落实“五张清单”项目调度管理机制,编制印发高质量发展项目清单,谋划提出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410项、重大前期项目56项、向上争取项目272项、招商引资项目304项,为深入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奠定了基础。
坚持高频次对接、常态化联络,密切关注国、省工作动态,加大向上衔接汇报力度,积极做好中、省投资和债券资金争取工作,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截至3月底,全市争取中央预算投资项目38项,到位资金1.42亿元。
抓服务 重效能 跑出招引落地“平凉速度”
北京、上海、浙江、广州、深圳、珠海、成都……1月至4月,平凉各级考察团以拼经济、拼发展的竞进姿态,开启了旋风般的考察行程,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发展热潮。
头雁领飞、群雁振翅。
市领导率先“走出去”,引领带动各级各部门围绕“引进落地一批高质量、高科技、高环保、高端化的重点项目,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的目标,掀起新一轮双招双引热潮。
省内外活跃着各县(市、区)招商人员忙碌的身影,主动对接大商名企,掀起招大引强新攻势,实现洽谈“不掉线”、招商“不停步”。
截至3月底,市县共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19批次、对接项目153个,举办招商推介活动47场次,邀请企业来平考察106批次,签约陕西量维医药原料绿色制造、新能源汽车与碳交易综合服务等90个项目、总投资181.32亿元。
引来“凤凰”栖“枝头”,不仅要靠前端招商队伍的努力,更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4月10日,在位于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的甘肃景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车间,工人们正加紧生产全生物降解地膜。作为一季度园区集中开工项目,目前已建成试生产,全面达产达标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至300个。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肥沃的土壤,滋养着企业发展的根系,促成我们快速建成达产。”甘肃景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开展政府承诺事项履约践诺行动,授予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兑现奖补资金1000万元,兑现引资中介西安骏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奖补资金50万元;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责任体系,切实营造亲商、扶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和服务方式,发现存在问题,细化整改措施,坚持事不过夜,全力创优营商环境“好口碑”;
……
平凉把“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作为“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抓手,围绕工作机制、办结时限、实干担当、兑现承诺四个方面,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大突破,赋能聚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在春天启程,向希望出发。
立足于早、着眼于快、落脚于实,平凉以项目建设“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