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抓攻坚 实干担当求突破——静宁县、华亭市、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持续发力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落地见效
营商环境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营商环境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开展以来,各县(市)、区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全市“一盘棋”思想,盯紧瞄准优化营商环境“全省靠前”目标,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方位谋划、多领域攻坚、高质量落实,以“开局就是冲刺、起步就是决战”奋战姿态,全面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抓实见效。
静宁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促进投资、增强实力的关键一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以提高效能为根本,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开设代办窗口、政务公开专区和项目审批“归雁窗口”,探索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审批服务改革,公共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9.8%,企业开办全流程降至1个工作日。多渠道落实“不来即享”,水、电、气、网等高频便民事项实现全进驻。探索实施“午间不间断”“双休不停办”“节假日不打烊”等延时服务机制,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程式、跟踪式、管家式”服务。以创新实干为抓手,打造开放包容的招商环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发挥“头雁”效应,组建招商专班,研究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及保障办法》,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目标企业库、人才库和六大重点产业链招商方案“三库一方案”,入库项目200项、目标企业270家、重点目标人员4600人。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建材等产业,签约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支撑作用强、发展后劲足的项目。今年以来,开展外出招商活动6次,举办宣传推介活动7场次,对接招引项目14个,概算总投资25.47亿元。以作风改进为保障,打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以“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严纪律优作风,引导各级干部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服务意识,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健全完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追责问责制度,靶向整治态度懒散、敷衍拖沓等作风陋习,努力打造政策优、服务好、办事快的营商环境。
华亭市:深入贯彻“三抓三促”行动,坚持把创优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聚力为全市发展蓄势赋能。凝聚共识提站位。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实际行动,迅速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坚定信心聚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健全机制抓推进。制定印发《华亭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统筹20项指标牵头部门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及时发布公开征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公告,通过社会监督、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监督检查,努力构建全员、全心、全程、全域抓营商环境的工作格局。合力攻坚促效能。全面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对涉及70项重点领域高频率办理事项进一步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大幅减少办事环节、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承诺时限平均提速88.7%,线上服务事项办结率达到99.8%。对变更注销、出入境、车购税征收、公积金、水电气暖费用收缴等9类业务高频事项开展预约周末延时服务,全面提升了“利企便民”效能。主动服务强保障。牢固树立政府和企业“一家人”理念,积极推行“包抓联企”“六必访”“白名单”制度,主动深入企业调研对接,指导服务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今年以来,制定印发了《华亭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兑现落实了2021年度和2022年度招商引资企业和引资者现金奖励,促成华亭煤业集团华亭北、马峡风电10万千瓦项目顺利开工建设,1—2月份,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115.5%。
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紧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培育企业主责主业,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结合“包抓联”,健全“领导包企、部门帮企、干部驻企”包联工作机制,建立“白名单”,落实“六必访”,为入园企业提供招商—建设—服务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抓招商、引产业,招大引强聚集群。先后赴陕西、河南等地对接考察项目21项,概算总投资约78亿元。集中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98亿元(其中:正式签订投资协议2项15亿元、签订投资框架协议10项83亿元),签约概算总投资额15亿元。在全市强科技强工业行动推进会议暨招商引资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对入园的省列重大项目——平凉国维年加工15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项目兑现奖补资金1000万元,对引资中介西安骏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奖励50万元。抓项目、促发展,着力加快建设进度。组建常态化项目建设协调议事机构,采取“日晾晒、周调度、月督查、季通报”工作法,建立落实“三个一”(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包抓责任制。针对投资协议约定投产时限,对照临时设施、主体工程、设备进场等全部环节,建立任务、措施、责任“三项清单”,通过“日晾晒、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全力解决建设过程中各类问题。如: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15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项目于2021年招商引进,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首批成品下线,共历时252天,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2022年3月份入规纳统,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4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5亿元。抓服务、育企业,包联助企促发展。大力推行“领导包企、部门帮企、干部驻企”驻企包联工作机制,将园区90户重点企业全部列入包联清单,按照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的方式,聚焦项目建设电、水、气等重点环节,及时梳理断点堵点,“一事一议”解决“卡脖子”问题。抢抓列入全省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试点测试机遇,大力推广应用信用承诺制审批、标准地出让、区域评估评审、模拟审批、容缺受理、代办服务、用地清单制7种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审批最快、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和及时帮办领班”的“六最一及时”营商环境。一季度,向智能制造产业链企业输转产业工人100余人,启动编制《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水资源论证规划报告》。2023年2月,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平凉市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科技人才、企业家共获19项殊荣。
(撰稿:盖保贵 审核:樊志辉 责任编辑:冶春阳)